首页 分类 全本 排行 记录
凉州辞 第1章 孤苦

凉州辞 第1章 孤苦 (第2/3页)

背的山脚下,少年现在已经不太愿意记得清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把那老头的尸身连扛带拖搬出去那么远的,也不愿意回想起当时身后留下的那一条长长的雪地脚印又有多长?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被捡回来的孩子再一次成了个孤儿。

……

少年家那座院子出了院门往东走几步有一棵上了年纪的老槐树,树干粗壮要好几个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得住的那种,树冠上朝北的一根粗壮树干上挂着一口岁数不小的大铜钟,印记斑驳,摇摇欲坠。

据说这口铜钟是由镇口往镇里报信示警的,以防马匪山贼劫掠之用,但近年来边地太平,边军戍边守土有方,再加上十几年前的那一营边军把方圆数百里地面上上下下翻了个底朝天,所以后面的这些年,这铜钟也就没人再敲响过,甚至后来不知道是哪家的败家子把挂在钟里头的那根敲钟铁锤也偷走了,所以这老铜钟也就干脆成了个摆件,没了啥用处。

跟这挂着铜钟的老槐树隔着一条官道的镇口另一侧有一间破茅屋,当年老酒鬼刚死的那个时候,这破茅屋里还住着个跟老酒鬼年纪一般大的姓梁的老更夫,靠着替小镇上打更守夜,能在盐官署那边领一份微薄薪俸过日子。

那个姓梁的老更夫跟姓楚的老酒鬼也算是邻居,却一直很不对付,见面从不给对方好脸色的那种。

那时候老酒鬼新丧,才七岁的娃娃骤然失去了依靠,吃一口饭都成了问题,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很多时候都会饿着肚子靠坐在那棵老槐树下,饿得头晕眼花的时候就抬头看着那口没有钟锤内里空空如也的铜钟,安慰着自己铜钟不饿我也不饿,希冀着扛一扛饿过劲就不会那么饿了。

每当此时,那个负责晚上打更的梁老头就总是坐在茅屋里头,透过敞开的屋门看着路对面坐在树下的那个小娃娃。

一老一小两个人就隔着一条路默默无言,娃娃看着铜钟,老头看着娃娃。

日子就这样大约又过了两三个月,那个惯爱拉着一张脸的梁老头终于还是看不下去了,从那张破椅子上起身走出了茅屋门,朝着又一次坐在树下离那口大铜钟更近了些的小娃娃招了招手。

少年记得,那是他第一次走到那个梁老头面前,那个脾气也不怎么好的老人就只说了一句话:“命不好也不要想着把自己饿死了事!你就算再怎么烂命一条,也得对得起捡你一条命的那个老鬼!做人得讲良心,不能光想着自己!”

七岁的小娃娃被人骂了有些伤心,但没有反驳,看着那个一脸冷漠的老人点了点头。

于是在那之后,他就多了一条生计,开始每天晚上跟着梁老头走街串巷给这座小镇打更,每晚跟着出去转一圈回来,梁老头都会分他一颗铜板当饭钱,也就是靠着每天的那一颗救命的铜板,这个不知道是命好还是命不好的娃娃才有命从七岁长到了十岁。

他以为以后都会这样每晚披着夜色跟着那个佝偻的老人走街串巷走下去,直到他成人,然后给那老人养老送终,把本应该给老酒鬼的那一份也一起回报给这个老邻居。

但是可惜,天不随人愿,老天爷好像总是不太愿意让他好过。

十岁那年,又是元宵节。

那天一如往日站在家门口等着梁老头出发去打更的十岁小少年,久等都不见那个面恶心善的老人从茅屋里拉开屋门出来。

他不免的心里发慌,终于第一次主动推开了破茅屋的那扇屋门,看到的是那个救活了他一命的老人坐在他一贯爱坐着的那张竹椅上,双眼紧闭,神态安详,但已经没了活人气。

不过这一回好歹比上一回要好一些,看得出来梁老头的人缘多少是比那老酒鬼要好一些的,附近的街坊邻居听说打更的梁老头过世,零零散散还有人主动过来帮忙。

几家人原本合计着想凑几块薄木板给老头打一口棺材,可是那梁老头是坐在椅子上咽的气,被发现的又太晚,尸身僵硬根本捋不直也装不进棺材里头,最后别无办法就只能火葬。

这个葬法在凉州其实不时兴,但十里八乡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加上老梁头这么个情况又特殊,也就只能如此办了,那个装了梁老头一捧骨灰的陶罐是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